東莞企業上市經歷了哪些歷程?從26年前的宏遠公司破冰,到後來的十年沉澱,再到2017年迎來轉折,3個月裏平均每個月誕生兩家上市公司;2019年,東莞企業更是“跑步入場”,一個月誕生3家上市企業;2020年繼續“開掛”,先後有17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或過會,排名全省地級市第一……
“2008年金融危機前,東莞企業以代工的發展模式為主。金融危機後,東莞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增強。通過十幾年的轉型發展,後備上市企業資源逐漸豐富。”東莞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總體來看,東莞企業上市經歷了國內資本市場上市政策變化和東莞經濟結構轉型歷程。
連續10年無新增境內上市企業
回顧過去,東莞在發展利用資本市場方面起步於26年前。
1994年,宏遠公司成功上市,成為東莞市第一家境內上市公司,開啓了東莞市企業通過上市融資對接資本市場的新階段。然而,1998年後,東莞市企業上市進程一度中斷,連續10年沒有新增境內上市企業。
為解決這一問題,2007年以來,東莞市相繼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扶持文件,建立了上市後備企業培育體系,通過財政資金獎勵、資助等方式,積極引導和推動優秀企業加快上市步伐。
2009年,在沉寂了十年之後,眾生藥業成功登陸中小板;之後的每年,東莞都保持有1-3家企業上市,包括勁勝智能、搜於特、銀禧科技、拓斯達、佳雲科技、宜安科技、嶺南股份等知名企業,都是那段時間登陸資本市場,“東莞板塊”隊伍逐漸壯大。
■眾生藥業研發中心(資料圖 鄭志波 攝)
2017年迎來轉折點
“東莞板塊”爆發的轉折點發生在2017年,那一年農曆新年剛過,東莞企業上市就迎來了開門紅,“東莞板塊”的活躍度明顯提升。當年3月7日,快意電梯對外發布招股意向書。而在此前的3個月時間裏,東莞誕生了6家A股上市公司,每個月誕生兩家——1月有萬里馬、華立實業;2月有金太陽研磨公司、拓斯達;3月有捷榮、快意電梯。9月,銘普光磁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1月,國立科技登陸創業板。
境外上市同樣成績顯著。當年12月,知名寵物用品製造商多尼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是首家寵物智能概念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同時也是東莞第二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
僅2017年,東莞就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10家,為歷年最多,增量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帶動全市企業實現直接融資近500億元。
2019年“跑步入場”
進入2019年,資本市場的“東莞板塊”頻傳捷報。那一年,東莞一下子誕生了三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是祥鑫科技、佳禾智能和宇瞳光學,可謂“跑步入場”。這些企業對上市都懷着一股“執念”,例如登陸創業板的祥鑫科技,曾在2015年、2017年、2018年三度闖關IPO,終在2019年成功。
2020年以來,“東莞板塊”再度活躍。去年的東莞資本市場可用“開掛”來形容——東莞市先後有17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或過會(9家境內上市,1家境外上市,7家過會),全省地級市排名第一,全省排名第二。
此外,東莞的排隊和輔導備案數量穩居省內地級市首位。截至2020年底,已申報上市材料到證監會、交易所的有7家企業,在廣東證監局輔導備案的有32家企業,申報材料到證監會、交易所和在廣東證監局輔導備案的企業數量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後發優勢凸顯。
2020年12月29日晚,東莞上市企業吹響了“集結號”——東莞市上市公司協會正式成立,吸納會員單位36家,總市值超過3000億元。宏川智慧董事長兼總裁、東莞市上市公司協會會長林海川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協會將啓動“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結對幫扶計劃”,引導更多莞企少走彎路,加快上市步伐,為做大做強資本市場的“東莞板塊”貢獻力量。
文字:曹麗娟
編輯:張東昌